客服登录免费注册公众号移动版导航
  • 首页
  • 电力发布
  • 政策解读
  • 名企动态
  • 双碳专栏
  • 市场快报
  • 技术前沿
  • 行业发布
  • 国际资讯
  • 数据
  • 报告
  • 海南电网:打造全国首个省域智能电网

    2022-12-01

    东电云网讯,东电云获悉,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京展出。“全国省域智能电网示范区落地海南”亮相地方展区海南展位。

    一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探索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目前,海南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范围发、输、配、用全环节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有力支撑了海南清洁能源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更大范围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典型示范。

    打造全国首个省域智能电网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海南拥有全国独特的岛屿型省域电网。

    南方电网公司充分发挥能源电力央企主力军作用,始终把谋划和支持海南电网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制订实施南方电网公司融入和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26条重点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投入621亿元,通过提升电网供电保障和抗灾能力三年行动计划、智能电网建设,助力海南电网“脱胎换骨”,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09年,500千伏海南联网工程投运,琼粤“海底牵手”,曾与内地电网隔着琼州海峡相望的琼岛,告别电力“孤独”。2019年5月30日,海南联网二回工程建成投产运行。从此,海南通过琼粤海底牵手实现电力双回线路联网。加上联网一回,两条电力大通道的送电规模达到120万千瓦,相当于2018年海南全省最大用电负荷的四分之一。

    自贸春风劲,奋楫奔新程。2019年,海南省发改委印发《海南智能电网2019—2021年建设方案》,全面开启海南省域智能电网“新三年”建设,打造全国唯一省域智能电网示范区。

    2020年8月23日,海南文昌潭牛11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成功送电投运。这是海南全面开启省域智能电网建设以来,首个建成投运的智能变电站。此后,海南电网公司相继建成南方电网公司首个数字孪生变电站——220千伏大英山变数字孪生示范站;在南方电网范围率先实现通信网络全省一体化覆盖;成为国内首个全面实现220千伏生产实时控制业务通信通道ASON智能化的省级电网。依托于智能电网数字平台建设,海南电网实现了电力数据的全面覆盖、全面贯通和全面共享,做到了电网全面感知,打造安全高效主网,构建灵活可靠的配电网,建设多样互动的用电服务体系,有力支撑了海南清洁能源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智能电网建设,有效地促进电网提质升级,电网运行更加安全稳定,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构筑起一张坚强安全可靠的电网,供电保障更加坚强可靠。”海南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余浩说。

    友好互动的电网,也为优化办电流程、升级服务模式,构建多样互动的用电服务体系创造了条件。

    “我们在办电流程和小微企业成本上做‘减法’,推广‘互联网+供电服务’,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小微企业低压供电的省份。在居民用电服务上做‘加法’,海南首个电力营商环境体验中心集传统供电营业厅与智慧用能服务为一体,提升客户用电体验。”海南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经理马芸介绍。

    新变化带来新动能。2021年底,海南智能电网建设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海南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0%,电网一般及以上事故风险全面消除,户均停电时间降至9.88小时,第三方客户满意度提升至81分,“获得电力”指数达到国内中上游水平,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范围内发、输、配、用全环节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

    全面探索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以南方区域为例,预计“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再新增约1亿千瓦,到2030年南方五省区新能源装机规模将扩大至2.5亿千瓦。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全力服务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及港澳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1年,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白皮书》等,更大规模推动新能源发展、更大力度推进“新电气化”进程、更大范围推动跨省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计划2030年前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

    构建智能的配电“毛细血管”网络。南方电网公司大力建设数字电网,推进城市配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用无人机自动巡视、故障智能定位研判、故障自修复等技术手段不断消除故障,保障线路畅通。

    1分钟,配电网自动完成供电故障的定位、隔离;3分钟内,恢复非故障区域自动转供电,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在佛山高明区建成“配网主站就地协同型自愈全覆盖高可靠供电示范区”,331条供电线路全部接入佛山配网主站自愈,成为南方电网首批主站自愈电网100%覆盖的县区。

    在珠海横琴自贸区,珠海供电局已实现配网馈线自愈全覆盖,自愈转电时间仅需300毫秒。“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全部由智能系统自动完成,主站就地协同自愈为减少故障停电时间,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了坚实保障。”广东电网公司生技部配网管理科经理彭发东介绍,目前,该公司已投入配网自愈线路15688条,占比43.9%;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90.3%。

    全面开展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探索。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与传统能源存在较大差异。2018年5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以清洁能源最大化消纳为目标,在全国首次发布清洁能源调度操作规则,从并网管理、检修安排、调峰备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细化措施,为进一步深挖清洁能源消纳空间提供了制度保障。

    改变“看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关键靠技术。今年台风“暹芭”登陆前后,广西地区新能源出力规律变化较为明显,前期风电出力接近0,台风在广东登陆后,广西大部地区受台风影响风速呈稳定上升趋势,南方电网公司利用平台及时对新能源出力进行了预测预警,制定相应的偏差应对措施,成功应对了这次台风带来的挑战。

    此外,南方电网公司加快建设数字电网,努力将其打造为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载体。依托数字技术,数字电网可增强对新能源的“可观、可测、可控”水平,使电力系统拥有更加敏锐的“感官”和更加聪明的“大脑”,支持新能源发电设备作为主力电源参与电力系统调控过程。

    在粤港澳大湾区,南方电网公司深化粤港澳电力合作,致力以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服务一流湾区建设。在深圳,依托数字电网,勇当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先行者。在海南,加快推进500千伏主网架、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及清洁能源岛合作项目,加快建设海南新型电力系统研发中心。

    在广西,加快全区“一张网”建设,打造央地融合示范区。在贵州,落实大数据战略,加大新基建力度,推进电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在云南,加强对绿色能源发展支持,促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级示范区。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风、光、水、核、气等清洁能源总发电装机达到6200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65%;海南已构建煤、气、核、风、光等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积极推进能源消费方式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电气化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10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全面服务能源消费方式变革,积极引导并推动终端用能领域运用电能替代,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深圳宝安,位列2022年全国百强区第五位,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元,“十三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21.30%,今年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9%。经济增长与碧水蓝天相伴,宝安区走出了一条工业大区的绿色发展之路。

    2021年2月初,儋州洋浦10千伏瀚洋线投运。“相较于传统的船用燃油发电,瀚洋线投运后可为洋浦港码头9个泊位提供清洁、充足、可靠的电能,可分别减少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悬浮物排放量97%、96%、96%。”国投洋浦港码头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海南,近三年累计实现电能替代量20.69亿千瓦时,全省累计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终端2332个,实现所有市县以及环岛高速重点区域充换电设施全覆盖。海南电网公司牵头打造海南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运营生态,推动“一个APP畅行全省”。

    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新电气化”,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运用电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自2016年国家有关部委作出各方共同协力推进电能替代的工作部署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为企业用户提出节能改造建议,协同推进电能替代设备、技术改造,至今已在广东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消费模式。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合作加盟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注册协议   |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吉林东电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电话:400-6666-819  吉ICP备18005811号

    Beijing Wisdom Fu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 Ltd.